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1

类型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4部分:采穗圃建设DB61T1985.4-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808
  • 上传时间:2025-10-1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0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4部分:采穗圃建设DB61T1985.4-2025 秦岭 红豆杉 栽培 利用 技术规程 部分 采穗圃 建设 DB61T1985 2025
    资源简介: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4部分:采穗圃建设DB61T1985.4-2025讲解了秦岭红豆杉种质资源在采穗圃阶段的系统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技术要求。该规程明确了采穗圃选址、规划布局、母树引进与培育、圃地整理、栽植密度与配置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以及穗条采集、保存和记录档案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规程强调采穗圃应建于气候适宜、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隔离条件较优的区域,优先选择海拔800至14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地段,确保母树生长环境符合秦岭红豆杉的生态习性。在母树选择上,要求来源清晰、遗传品质优良、无检疫性病虫害,并推荐使用通过审定的良种或表现优良的本地植株作为繁殖材料。栽植采用合理的行距与株距配置,结合科学的修剪措施促进分枝萌发,提高穗条产量与质量。规程还对施肥策略提出指导,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依据生长周期调整氮磷钾比例。针对主要病虫害如茎腐病、蚧壳虫等,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控方案。同时,明确每年定期采集穗条的时间节点、剪取部位与方法,要求随采随处理,防止失水劣变。所有生产活动均需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4部分:采穗圃建设DB61T1985.4-2025适用于从事珍稀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的林业科研机构、种苗繁育单位、林业企业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尤其适用于开展红豆杉人工扩繁、药用原料种植基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该技术规程也可为农业高等院校林学、植物保护、中药材栽培等专业教学与实践提供标准化参考依据,对规范我国北方地区珍贵濒危树种采穗圃建设、提升穗条供应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4部分:采穗圃建设DB61T1985.4-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