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1

类型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导则DB63T2470-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4068
  • 上传时间:2025-10-18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74.1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家公园 生态 廊道 构建 技术 DB63T2470 2025
    资源简介:

    《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导则DB63T2470-2025》讲解了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的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涵盖了术语定义、基本原则、廊道分类、数据采集方法、构建技术流程、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监测管理要求等多个方面。《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导则DB63T2470-2025》描述了生态廊道在连接孤立栖息地斑块、促进物种扩散与基因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并明确了完整性、适应性和连通性三大构建原则。该文件系统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通道、过鱼通道和鸟类踏脚石三类生态廊道的适用场景与设计类型,强调依据不同物种特性进行差异化设计。在技术层面,文件提出了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多准则决策分析的栖息地适合度识别方法,采用75%分位数法提取核心栖息地斑块,并通过负线性或负指数拟合建立阻力面模型。路径识别推荐使用最小成本路径法与电路理论法,提升了廊道选址的科学性。质量评价方面,引入改进的重力模型计算生态廊道交互作用,依据交互作用强度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廊道,实现分级管控。数据采集要求覆盖物种种类、数量、分布、迁移规律及栖息地环境参数,并明确引用现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保障调查规范性。文件还规定了监测管理的具体执行标准,确保生态廊道长期有效运行。本技术导则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操作、可量化的技术支持。

    《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导则DB63T2470-2025》适用于从事生态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机构与技术人员,特别适用于国家公园管理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单位及生态工程设计咨询机构。该文件对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线性工程穿越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具有指导意义,可用于生态影响评估和生态恢复方案制定。同时,科研院校中从事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态 modeling 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可将其作为技术参考依据。由于其聚焦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域的国家公园系统,尤其适合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保护实践应用,对于推动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生态系统连通性提升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家公园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导则DB63T2470-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4068.html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