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典型年划分评估指标DB63T2461-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候 典型 划分 评估 指标 DB63T2461 2025
- 资源简介:
-
《气候典型年划分评估指标DB63T2461-2025》讲解了气候典型年的科学划分方法及其评估技术体系,描述了一套系统化的指标框架用于识别和分类具有显著气候异常特征的年份。该标准界定了干湿指数与冷暖指数作为核心评估参数,并明确了其计算方式与应用范围。干湿指数通过年降水量与年潜在蒸散量的比值进行计算,依据GB/T 20481等规范获取数据并参照GB/T 34307定义,用以判断湿年(W≥0.51)与干年(W≤0.39)。冷暖指数则以年平均气温与其气候基准均值之差为依据,依照GB/T 33675及气象观测规范计算,确定冷年(CW≤-0.70℃)与暖年(CW≥0.70℃)。两项指数结合后可将气候典型年细分为八种类型,涵盖单一属性如干年、湿年、冷年、暖年,也包括复合型气候年份,如冷干年、暖干年、冷湿年和暖湿年,从而实现对年度气候状态的综合评估。文件对数据来源、处理流程以及统计方法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按照GB/T 35226~35228和QX/T 62、QX/T 64等技术规范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与整编,确保数据一致性与科学性。本标准由青海省气候中心等单位联合起草,归口于青海省气象局,适用于长期气候变化分析、极端气候事件识别及区域气候影响评价,提升了气候服务工作的标准化水平。
《气候典型年划分评估指标DB63T2461-2025》适用于气象、生态、农业、水利、环境规划及自然灾害防控等相关行业领域。该标准为从事气候监测、气候变化研究、区域气候资源评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特别适用于开展年度气候影响评价、农作物气候年型分析、水资源管理调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等业务场景。在青藏高原这一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关键区域,该标准可广泛应用于高寒生态系统保护、草甸退化预警、干旱或洪涝灾害风险预判等工作。此外,政府部门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方案时也可参考本标准,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科研机构在开展历史气候序列重建、气候趋势模拟及典型年选取等方面同样可以借助此指标体系实现规范化操作,因而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