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 水稻田 杂草 综合 技术规程 TZBXH 134 2025
- 资源简介:
-
《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讲解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水稻田杂草实施系统化、标准化治理的技术路径与具体操作要求。该文件明确了水稻田主要杂草的种类范围,涵盖阔叶杂草如空心莲子草、眼子菜、水蓼等,以及单子叶杂草如稗草、芦苇、扁杆藨草和李氏禾等,并通过附录A提供详细名录以作参考依据。《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描述了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于一体的综合性防控体系。在植物检疫方面强调跨区域稻种调运须经专业检查,防止外来检疫性杂草入侵。农业防治措施包括稻种筛选清除杂草种子、推行水旱轮作模式降低杂草发生基数,以及采用深耕清理田埂残草。物理防治突出使用清洁育秧床土及在高标农田设置滤网拦截随水流扩散的杂草种子。生物防治推荐在移栽后10至14天投放雏鸭进行生态控草,实现绿色可持续管理。对于化学防治,《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系统规定了除草剂选用原则,要求使用在水稻田登记注册的产品,并结合杂草类型与前茬作物情况科学选药。土壤封闭处理应在移栽前施用丙草胺+苄嘧磺隆或五氟丁草胺+苄嘧磺隆类药剂,保持浅水层5至7天;茎叶喷雾则适用于未封闭或错过封闭期的田块,在杂草2叶至3叶期施药,推荐精噁氰氟、五氟磺草胺、唑酰草胺+氰氟草酯等组合,同时指出需使用“激健”等桶混助剂提升防效。文中还强调施药必须遵循NY/T 1276与NY/T 1997标准,注重药害预防、施药时机(晴天、无露水、风力小于2级)、专械专用等安全规范。
《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4-2025》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从事水稻种植、植保技术服务、农业推广及农药经营管理的相关单位与个人。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基层农技人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园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开展杂草防控工作。同时适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在制定地方性植保方案、开展农药减量增效项目、实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时作为技术参考依据。此外,本标准也适用于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农药使用监管、植物检疫执法、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的指导与评估。因其涵盖了从检疫到农艺、生物、化学手段的全过程管理,尤其适合需要构建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的稻区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LT2724-2023.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