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开采放顶煤中的顶板控制.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开采 放顶煤 中的 顶板 控制
- 资源简介:
-
《综合开采放顶煤中的顶板控制》讲解了乌兰井田3号煤层的地质特征和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情况。该井田位于贺兰山北段,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9.95米,结构复杂且夹矸层数多,顶板主要由粉细砂岩构成。1992年至1993年间,乌兰矿在3号煤层中进行了综采放顶煤工业性试验并取得成功,随后大规模推广使用。工作面采用沿底板掘进风巷及切眼布置方式,倾斜长度约为150米,采高2.4米。文章深入探讨了综放工作面片帮冒顶的原因,指出煤岩层性质和矿山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采区由于煤层特性差异,导致顶板控制措施各有不同。南翼采区因地质构造复杂,片帮漏顶事故频发;而北翼及中部采区则相对稳定。此外,文章强调较软的煤层虽有利于放顶煤工艺实施,但对顶板控制提出了挑战。
《综合开采放顶煤中的顶板控制》适用于从事煤矿开采尤其是综采放顶煤工艺相关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煤矿工程师、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它特别适合于那些在类似地质条件下进行作业的矿区,如具有特厚煤层、复杂煤岩结构以及破碎顶板的矿区。通过对乌兰井田3号煤层的具体案例分析,为其他矿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