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1

类型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docx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140321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2.5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职业 危险 因素 识别 检测 管理制度
    资源简介:

    《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讲解了该文件旨在提高单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以确保这些危害因素符合国家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通过有效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来降低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的主要责任方,需根据工艺流程物品属性、机械设备运行特征等方式识别危险,并委托专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实施具体检测。识别出的危害需要进行合规申报,并积极寻求更安全的技术与材料替换高危品,若不可替代,则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管控。此外,确定检测项目时应参照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并重点关注如三氯乙烯、正己醇等特定化学物。对于不同毒害程度物品检测周期有所不同,比如高毒性物品需每半年检测至少一次,而其他因素则每年最少一次。每次检测结果应建档记录,及时向上级领导及地方政府汇报,并在食堂等地公示检测信息,确保全员知情。本制度强调,所有相关费用都要纳入职业病防治基金,并设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审查制度执行情况并督促整改问题。

    《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适用于各行各业存在潜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化学品加工、电子制造以及矿产业等领域的企业单位。它特别针对有生产过程中使用到有害化学成分或者可能生成有害气体粉尘等工作环境的用人单位设计,帮助其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无论是小型还是大型企业都能依据这一文件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规范自身的健康安全管理实践,从而为工作人员创造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保障每一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140321.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