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DB4403T333-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夜间 环境 区域 DB4403T333 2023
- 资源简介:
-
《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讲解了针对深圳市城市夜间光环境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与要求,包括夜间照明限值、光环境区域的分类方式和具体的测量方法。文档将光环境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用途及限值标准:第一类以天文观测和生态保护为主;第二类为生态保护优先兼顾游览活动;第三类涉及居住、服务、游憩和工业物流等宜人光环境;第四类主要面向商业服务区,并提出人工光照对外围影响限制的要求。标准明确了垂直照度限值、住宅外窗的垂直照度控制、夜空亮度以及眩光指数的具体限值,并对各时段(如熄灯时)作出了细化要求。同时涵盖了仪器精度等级(如一级照度计)、具体测量时间(避高峰及特殊灯光活动)、测量条件以及完整的报告内容规范,特别是在附录B补充了详细的位置选择与测量步骤说明。
《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领域、环保部门以及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在制定和执行城市夜间光污染控制标准中提供明确参考依据,同时也适用于涉及城市夜间照明设计的建筑开发商和相关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文件特别指出其不适配于功能性照明设备的管理,因此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应急救灾和监控系统的夜间用光不在此次管控范围内,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和技术规范落实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分类施策,《标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优化人居环境,是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积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