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1

类型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361373
  • 上传时间:2024-10-29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40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汶川 地震 特点 成因 探讨
    资源简介:

    《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讲解了汶川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其成因,通过对汶川、都江堰、彭州和北川等地的地震灾害调查,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地震产生的变形带、地貌伸缩、桥梁破坏和建筑物破坏等特点。文章指出,汶川地震是在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发生的,地震震害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地震产生的许多变形带是浅表层局部变形,与浅表层地质条件有关,而非地震断层,破坏性不严重。地貌在地震中表现出伸缩现象,山体部分伸展,河谷地带收缩,这与地震中应力释放和应变恢复过程产生的多层次滑脱有关。桥梁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桥梁完全垮塌,显示架空结构建筑物对地震的抗击能力较差。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崩塌加重了建筑物的破坏、地基不均匀导致建筑群不均匀破坏、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引起地基失效导致建筑群强烈破坏、斜坡带临空一侧建筑物破坏程度高、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与地震波相关的方向性。文章强调了在强烈地震区加强地质研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勘察和结合地震破坏特点的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适用于地质学、地震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该文不仅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区域,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61373.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