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15T1589-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蒙古 播种 育苗 技术规程 DB15T1589 2019
- 资源简介:
-
《蒙古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讲解了蒙古荛(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播种育苗的具体流程和关键技术要求,涵盖了种子采集与调制、育苗地选择及土壤改良、播种操作以及苗期管理等核心环节。《蒙古莠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描述了在适生区域内开展蒙古虓育苗的规范化流程,其中对种子质量提出了净度不低于80%、发芽率不低于60%的标准,并明确了千粒重和含水率的技术指标。关于育苗地,《规程》指出要选择土质疏松、向阳且排水条件优良的土地,在整地时施有机肥并翻耕,同时强调高床育苗和条播方式作为适宜的种植手段。《规程》对于苗期管理的水分控制、间苗、松土和除草工作进行了详细指导,并规定翌年早春萌动前完成起苗及等级划分。此外,分级标准明确了一级侧根数和对应地径、苗高的参数。
《蒙古莠播种育苗技术规程》适用于蒙古荛适生地区的林业及草原相关机构,也适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及从事植物资源培育的研究机构使用。本规程特别面向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可作为规范性文件用于培训专业人员、提升育苗质量。通过对育苗各阶段具体操作的要求说明,能够服务于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工作者和技术爱好者,有助于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适生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