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黑胫病防控技术规程DB15T410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 黑胫病防控 技术规程 DB15T4107 2025
- 资源简介:
-
《马铃薯黑胫病防控技术规程》讲解了马铃薯黑胫病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涵盖了农业防控、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三个方面。文件明确了适用的术语、种薯标准(如GB 18133)、微生物菌剂标准(如GB 20287)及农药安全使用规范(NY/T 1276)。农业防控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制度、种薯处理、科学施肥和及时清除病株等。化学防控提出使用噻菌铜、噻霉酮等药剂进行沟施、喷雾或灌根处理,并列出详细参考用药及剂量,依据附录A执行。生物防控则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白僵菌等微生物菌剂,可单独或与化学药剂配合施用,具体使用方法须符合国家标准。本规程对指导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关键防控节点具有明确的技术指引意义,为规范种植管理、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铃薯黑胫病防控技术规程》适用于马铃薯种植行业及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在马铃薯主产区易发黑胫病的区域。标准适用于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病虫害防控技术服务机构,以及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等在病害防治工作中参考应用。同时该规程也可为从事农药和生物菌剂生产销售的农资企业,提供合规产品的推荐依据。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升马铃薯生产病害综合防控水平,推动马铃薯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