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寺院建设规范DJG330523T050-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寺院 建设 规范 DJG330523T050 2024
- 资源简介:
-
《生态寺院建设规范》讲解了生态寺院建设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求。它明确将建设标准划分为政治引领、环境生态、情境生态、意境生态、监督评价五个板块,并将生态寺院定义为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达成环境、情境与意境融合状态的宗教场所。此外,《规范》提出要坚持宗教中国化发展方向,强化对意识形态、文化认同和教职队伍的建设引领。对于环境生态,《规范》从场所布局、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和垃圾分类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文件还创新性增加了生态、情境与意境三重维度的概念,提出了对宗教活动场所数字化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具体指导,明确了监督、分级和评价的标准。此外,规范更新了原有的术语定义及分类方式,并新增“三线”管控措施等重要内容,旨在推动生态寺院高质量建设。
《生态寺院建设规范》适用于安吉县境内符合宗教事务要求的相关宗教场所建设,特别是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佛教寺院发展领域中具有重要适用价值。该文件不仅适用于地方宗教事务管理者、安吉县佛教协会等相关机构,同时也适用于规划编制机构及标准研究中心。对于计划建设生态寺院、或对宗教文化与自然生态融合有需求的团体、研究学者、设计单位和管理人员而言,规范具有指导性意义。通过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框架和建设依据,《规范》为打造具有生态友好性、社会服务性和文化底蕴的生态宗教场所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