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名木救护技术规范DJG330521T108-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名 救护 技术规范 DJG330521T108 2024
- 资源简介:
-
DJG330521/T 108-2024古树名木救护技术规范讲解了古树名木救护工作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救护工作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提出了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土壤结构及根系处理等方面的救护措施与要求,并制定了技术性文档管理规范。《DJG330521/T 108-2024古树名木救护技术规范》描述了古树保护范围的具体划分标准,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古树及古树群的不同保护范围。规范明确,对于健康评估等级为“一般”“衰弱”或“濒临枯死”的古树需立即纳入救护范围,并对这些树种可能面临的多种健康威胁提出了系统化的改善措施。该规范中详列的技术涵盖多个维度,比如改善生长环境(禁止新建、扩建建筑物、硬化覆盖处理等)、调节水循环平衡(输液操作方法、遮阴设施搭建、蒸腾抑制喷施技术)、土壤结构改良(检测和修复土壤特性、复壮沟建设)、以及根系状况处理等。该规范特别对每一操作过程和细节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要求,并附有资料附录“一树一策”表格,用于指导个性化救护工作的落实。
DJG330521/T 108-2024古树名木救护技术规范适用于地方政府部门(如林业、环保、园林绿化等)以及相关技术养护单位,特别适合从事古树名木健康评估与救护的技术团队使用。该文件亦可指导城市绿地管理部门、自然保护机构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人员,在古树名木日常养护和抢救性保护过程中参照实施。由于文中涉及具体操作标准(例如输液技术、遮阴措施和土壤改良步骤),因此特别适合从事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古树保护工程监理及生态恢复项目规划的企业与人员学习与应用。同时,该规范对于教育领域相关专业(林业、景观设计等)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可用于完善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的体系。最后,对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公众和相关民间机构,这一规范也可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参与提供技术支持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