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古道分级评价规范DJG331123T12-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古道 分级 评价 规范 DJG331123T12 2024
- 资源简介:
-
《森林古道分级评价规范》讲解了针对森林古道进行分级评价的技术标准与方法。该文件明确规定了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评价条件、评价组织和评价程序,并对古道分级的标准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该评价标准以“浙江省古道分级评价表(试行)”为主要依据,森林古道依据得分划分为三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森林古道等级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对应文物保护单位或得分高于85分,二级对应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得分在70-84分之间,三级则适用于得分40-69分之间的情况。 在具体评价条件方面,文档分为多个评价维度。第一,“古道本体”方面,评价标准包含古道的长度(至少5公里)、建设历史(超过100年)、安全状态(完好无塌方)、铺装形式(如条石、鹅卵石等)以及古道的历史价值。其次,在“周边环境”方面强调生态质量,要求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多样植物以及独特自然景观如地质特征、水体及气象等。再次,在“非物质文化”与“历史遗存”部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以及沿线附属遗迹如古桥、碑文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也要求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公共卫生间和停车场。文档附录提供了详细的分级评分细则以及相关申请流程。
《森林古道分级评价规范》适用于与森林古道的建设、规划、保护和管理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是在生态旅游开发、文物保护、林业生态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标准为地方政府开展古道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支撑和依据,也可为研究历史文化古道价值的学者及规划、生态旅游、自然保护等从业者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该规范还可应用于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生态环境维护,通过科学评价古道综合价值推动森林文化资源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