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DJG330522T107-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文化 场馆 社会化 运营 管理 规范 DJG330522T107 2024
- 资源简介:
-
《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讲解了针对公共文化场馆实施社会化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流程。文中明确提出了运营应坚持公益属性、因地制宜、多元参与等原则,并对社会化运营的具体范围进行详细划分,涉及公共文化场馆及相关设施的开放运营、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和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文艺团队、文化管理员、志愿者等专业队伍的组建与培训,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推广和品牌建设等内容。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运营主体的引入流程,要求对引入对象实施分类管理,规范项目招标与合同签订流程,同时强调加强运营主体培训管理,确保其具备提供专业文化服务的能力。另外,针对风险管理,《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描述了公共文化场馆内公益性活动和社会化主体盈利活动可能产生冲突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预警系统的要求。最后文件明确了评价机制及改进措施,涵盖评价主体、内容,公开透明的机制,并制定了不合格运营主体的强制退出条件。
《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适用于各级公共文化场馆以及相关设施的运营管理机构,也适用于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及文艺团体等社会化运营主体。同时适用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督工作,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尤其为推动社会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益,以及加强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对于有意参与到公共文化场馆运营的企业和文化团队,此文件也可作为开展具体运营工作的指导性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