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材线虫注干防治技术规程DJG330521T106-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材线虫 防治 技术规程 DJG330521T106 2024
- 资源简介:
-
《松材线虫注干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松材线虫病注干防治的全过程,从防治对象的确立到药剂注射技术、注药后期管理以及档案资料的记录要求。该文件明确规定了防治操作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防治时间的选择、药剂的种类与用量标准、打孔的具体要求以及注药操作流程等。根据规程要求,防治工作应在冬季(12月底至次年1月)开展,优先选择天气状况良好的时期实施。针对药剂种类,《规程》要求参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并列出了包括甲维盐、苦参碱、阿维菌素等不同成分药剂及其用量推荐。文件还对注药前树干的处理方法和位置选择做出详细说明,强调注药后要设置警示标识,并在注药完成48小时内检查药效传递是否顺畅,如发生受阻情况,需重新注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注药结束后七日内应及时回收药瓶并进行合规处理。另外,针对树干直径范围差异,该文件分别给出了对应的打孔数目建议,并强调应分布合理以提高防治效率。最后,《规程》指出所有注干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均需详细归档,并附有推荐的记录表格格式供实际操作中参照。
《松材线虫注干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林业管理部门、园林绿化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病虫害防治企业,尤其适用于存在松材线虫病疫情或有潜在风险的区域。对于从事森林生态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控、生态林业服务的企业或机构,以及技术咨询公司、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等相关从业者也具有高度指导意义。此外,本规程特别适用于需要开展树干注射药物处理的大型树木管理场景,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地、国有林场等区域,在松树保护、疫区疫情防治和林区生态修复工作中也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相关技术人员在执行药剂施用及防治操作时,可依据该文件进行标准化作业并保障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