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技术规范DJG330503T4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水利 设施 维护 技术规范 DJG330503T42 2025
- 资源简介:
-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技术规范》讲解了农田水利设施在维护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检查方法、日常管护及工程维修的标准化流程。规范明确了灌排泵站、灌排渠系、灌溉管道、配套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等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的维护重点,提出了维护责任的落实方式,鼓励实行“管养分离、专业维护”。规范还详细规定了三种检查类型: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指定了不同周期和具体检查内容。例如,日常巡查每月至少一次,定期检查每年5月和11月开展,特殊检查则适用于遭受台风或洪涝灾害后的设施。对于建筑物、设备设施、控制系统的检查内容均有详细描述,包括墙面、屋顶裂缝、管道渗漏、电气设备线路、水泵润滑状态以及控制仪表等功能性方面的监测方法。规范同样明确了管理区环境和附属设施的维护要求,如绿化管理、防火防盗措施、标识系统等,并要求检查过程建立档案记录,以确保可追溯性。《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技术规范》强调工程维护应做到制度化、专业化、可操作性强,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技术规范》适用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农田水利维护企业及相关基层农业服务机构。适用于的工程类型包括灌排泵站、灌排渠系、灌溉管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和机电控制系统。此外,该规范也适用于农业农村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水利项目运行维护、验收与考核等工作。该技术标准对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效运行,提升水利设施维护效率和专业管理水平,防止水利设施因维护不当造成的功能衰退具有重要意义,是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必备的技术支撑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