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11T243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农田 建设 规范 DB11T2430 2025
- 资源简介:
-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11T2430-2025》讲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标准和技术要求。标准定义了高标准农田为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友好的耕地,旨在提升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需求。标准涵盖了建设原则、建设区域选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工程等方面。此外,《规范》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体系,包括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道路建设、土壤改良、输配电设施、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要求,并对农田质量提出了具体评估指标,例如土壤酸碱度(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等,同时还规定了田间基础设施的合理占地率和道路通达度指标。标准注重科学规划设计,遵循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量质并举和建管并重的基本原则。建设范围方面明确应优先安排在北京市的平原区域,逐步推广至山区,并确保符合北京市相关的农业、国土空间及乡村振兴战略等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11T2430-2025》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农业投资机构、规划设计单位以及涉及农田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单位适用。标准不仅服务于政府在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农田基础建设过程中,还能为农业生产组织者,比如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在农田提质增效时提供详细操作指引。同时,本规范亦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研究机构在高标准农田规划及生态友好性农业开发方面的研究应用,为北京市实现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生产高效与生态协调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