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访社会工作服务规范DB4401T321-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访社会工作服务规范DB4401T321-2025 信访 社会工作 服务 规范 DB4401T321 2025
- 资源简介:
-
《信访社会工作服务规范》讲解了信访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服务流程及服务管理等关键要求。该规范依据《信访工作条例》及相关法规制定,旨在提高信访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与规范化水平。文件明确了“依法依规、源头防范、生命至上、主体差异、隐私保密、多元联动”六大服务原则,强调信访处理过程中的合法性、风险防范与人文关怀。此外,文件详细界定了信访人、重复上访、非理性上访等核心概念,规范了信访社工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范围,并指出应通过资源链接、心理调适、危机介入等方式协助信访人以合法合理渠道表达诉求。该文档不仅为一线社工提供具体操作指导,还提供了包括接案、会谈与结案在内的系列服务表格样本,强化实践指导的实用性。内容体现出广州地区在信访社工体系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与实践经验。
《信访社会工作服务规范》适用于从事信访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相关机构,特别是在市区镇三级信访服务体系中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社工人员。该标准同样适用于信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政府信访职能部门。文件对处理重复信访、非理性上访、集体信访、越级信访等典型信访行为提供了统一的服务流程和行为规范,尤其适合在广州市及其他类似城市区域推行信访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的地区和单位参考使用。对于需要与信访人沟通、提供心理干预和危机介入的专业社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适用于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信访工作法治化发展的相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