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DB6101T324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病床 服务 规范 DB6101T3242 2025
- 资源简介:
-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讲解了家庭病床服务的各项操作规范和要求,明确了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的具体内容。文件指出家庭病床是指在患者家中建立、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诊疗与护理的医疗服务模式,适用于经评估后病情稳定的多种患者类型,包括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出院后需继续观察治疗者,以及终末期疾病需姑息治疗的患者等。该文件详细规定了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包括应具备相匹配的诊疗能力、健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医护人员和服务工具,如出诊箱、急救设备、诊断器械等。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描述了服务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包括建床申请、评估程序、服务协议签署、人员配置、房间设置建议等内容。对医疗行为和服务规范,从基础护理、静脉用药、管道维护到中医理疗等方面提出标准,同时要求医疗服务前的知情告知与家属配合指导,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文件中还强调了查床与撤床流程,明确首次查床必须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并规定了定期查房频率、检查与辅助诊疗安排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会诊和转诊机制。对于不符合继续服务条件的患者,如病情好转或死亡等,应办理撤床并妥善处理相关记录。该规范最后对监督检查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定期检查制度、服务质量评估与记录改进措施,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适用于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相关机构,主要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和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等。该规范也对参与上门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医护人员具有指导意义,尤其适用于在西安市范围内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专业队伍。此外,该文件适用于家庭医生团队、老年照护和慢性病长期管理服务的相关部门,也为政府监管机构、质量控制部门在监督和评价家庭病床服务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依据。该规范对于推动家庭医疗服务规范化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患者在家中接受系统性、专业性和安全性并存的诊疗行为提供制度基础和标准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