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源产气芙膜梭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NYT4656-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源产气芙膜梭菌 分离 鉴定 技术规程 NYT4656 2025
- 资源简介:
-
《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NYT4656-2025》讲解了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系统化分离与鉴定技术流程,明确了从样品采集、预增菌、增菌、纯化到筛查与鉴定的完整操作程序。该规程确立了适用于动物直肠/泄殖腔拭子、新鲜粪便及肠道内容物等样本中产气荚膜梭菌检测的标准方法。文件详细规定了实验所需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要求,包括PCR预混液、TAE缓冲液、琼脂糖凝胶、生物安全柜、厌氧培养装置、PCR仪、质谱仪等关键实验要素,并对培养基如Amies运送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G)、胰胨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TSC)及绵羊血琼脂的配制方法进行了规范性说明。在鉴定环节,提出可采用形态学检查结合生化鉴定、PCR分子检测或MALDI-TOF MS质谱分析三种方式之一进行确认,其中PCR方法提供了针对cp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反应体系构成和扩增条件,明确电泳结果判定标准为出现752bp的扩增条带视为阳性,必要时可通过测序比对确保鉴定准确性。质谱鉴定则要求使用新鲜菌落制备靶板样品,并依赖仪器自动比对完成种水平鉴定。规程还规定了菌种保藏的技术路径,包括甘油冷冻保存、磁珠保藏或冻干法,并强调整个操作过程需遵循GB 19489和NY/T相关标准中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涵盖实验室设施、人员防护、废弃物处理及菌种管理等方面。
《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NYT4656-2025》适用于从事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兽医微生物检测、畜禽疫病防控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农业农村部门下属的兽药残留监测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所、各级畜牧兽医研究院所以及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涉及动物源致病菌检测的研究团队。同时,也适用于动物养殖场、宠物医院、生物制品企业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中需要开展产气荚膜梭菌筛查与溯源分析的相关人员。本文件为标准化操作提供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检测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与畜牧业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