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帆蚌 亲蚌和苗种SCT1176-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帆蚌 亲蚌和苗种SCT1176-2025 三角帆 苗种 SCT1176 2025
- 资源简介:
-
《三角帆蚌 亲蚌和苗种SCT1176-2025》讲解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亲蚌和苗种在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苗种计数及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三角帆蚌 亲蚌和苗种SCT1176-2025》描述了亲蚌必须来源于自然水域捕捞或人工培育的天然苗种,并由具备资质的原(良)种场提供,其种质需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亲蚌应具备壳体厚实、壳面光滑、壳形规则、腹缘柔软等外观特征,适宜繁殖的年龄为4龄至6龄,壳长不小于13厘米,体重不低于250克。雌性亲蚌在繁殖期外鳃瓣饱满并充满钩介幼虫,可通过解剖针检测粘连细丝判断成熟度,且健康状况要求闭壳有力、喷水强劲。苗种部分包括由合格亲蚌繁育的蚌苗和由蚌苗培育而成的幼蚌。蚌苗要求外观均匀、壳型规则、肠道饱满呈黑线状,壳长在0.5至1.0厘米之间,畸形率和伤残率均不得超过5%。幼蚌壳面光亮、生长纹清晰,壳长建议在2.0至3.0厘米之间以适于插核育珠,同样要求畸形率与伤残率不高于5%。检验方法涵盖来源核查、肉眼观察、抽样检测及生理反应测试,其中可数指标通过随机抽取样本三次平均值进行计算。检验分为交付检验与型式检验,不同类型对应不同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如健康状况不合格即判定整批不合格。运输方面强调干法运输为主,根据不同阶段控制温度、湿度和包装方式,确保水质符合渔业标准,防止挤压、光照和雨淋,保障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与健康状态。
《三角帆蚌 亲蚌和苗种SCT1176-2025》适用于从事三角帆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相关养殖生产的水产企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该标准对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链中关键环节——亲蚌选育与苗种生产提供了统一的质量判定依据,特别适用于具备资质的原(良)种场、苗种繁育基地以及从事珍珠蚌养殖的农业合作社和个人养殖户。同时,也适用于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开展种质管理、生产指导和市场监管时作为技术依据。此外,相关教学与科研单位在进行贝类种质资源研究、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时也可参照执行本标准,确保三角帆蚌种苗质量可控、生产规范化,提升我国淡水珍珠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