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NYT4181-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地 夜蛾 抗药性 监测 技术规程 NYT4181 2022
- 资源简介:
-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NYT4181-2022》讲解了针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化学杀虫剂和Bt蛋白类生物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标准化监测方法。该规程明确了抗药性监测的基本流程、实验条件、试剂材料、仪器设备及具体操作步骤,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单位开展抗性检测工作。《规范》规定了三种主要的生物测定方法:饲料药膜法、点滴法和叶片药膜法,分别用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抗性评估。其中,饲料药膜法通过将药液均匀涂布于人工饲料表面,供幼虫取食后观察死亡率;点滴法通过微量装置将药液直接施加于幼虫体表,测定触杀活性;叶片药膜法则利用浸药后的玉米叶片作为食物来源进行抗性测试。《规程》详细列出了所需试剂如TritonX-100、Tri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化学杀虫剂母液、梯度稀释液和Bt蛋白溶液的制备流程,确保实验可重复性和数据准确性。试验所用试虫需从未经施药的田间采集,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饲养一代以上,保证试虫状态一致且未受前期药剂影响。测试对象为特定龄期的幼虫,要求严格的环境控制条件(温度25±1℃、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16L:8D)。每种处理均设置足够重复数和对照组,以提升数据统计效力。此外,《规程》还提供了人工饲料配方参考和技术细节控制要点,增强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区域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技术支持文件。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NYT4181-2022》适用于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植保科研及相关检验检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尤其适合各级植物保护站、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药企业质量控制部门以及参与国家或区域性害虫抗性监测项目的单位使用。该规程为系统掌握草地贪夜蛾对常用化学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等)和转基因作物表达的Bt蛋白(如Cry1Ab、Vip3Aa等)的抗性发展动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可用于指导科学用药、制定抗性治理策略及评价新型防控药剂的有效性。由于其明确的操作流程与标准化要求,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玉米、甘蔗、高粱等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作物的主产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