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火疫病监测规范NYT4180-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病 监测 规范 NYT4180 2022
- 资源简介:
-
《梨火疫病监测规范NYT4180-2022》讲解了梨火疫病田间监测的技术体系和操作流程,系统规定了该病害的监测原理、区域范围、寄主植物、监测时期、调查方法、诊断程序、报告制度以及样品与菌株的保存处理要求。《梨火疫病监测规范NYT4180-2022》描述了梨火疫病由解淀粉欧文氏菌引起,属于蔷薇科果树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可侵染梨、苹果、杜梨、山楂、海棠、榅桲等多种作物,具有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监测工作以田间症状观察、生理生化反应、致病性测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主要依据,覆盖病害发生区及传入风险高的未发生区,重点包括代表性果园、边缘区果园、采穗圃、苗圃以及与疫区相邻的周边种植区。监测时期明确为每年4月至9月,尤其在落花期至果实膨大中期、雨后或灌溉后等病害显症关键期开展。调查方式分为访问调查、踏查和重点监测三类,要求每年在花期和幼果期至少各开展一次,发现疑似病例需标记、拍照并取样送检。对于不同面积的果园设定差异化调查点与株数标准,苗圃和采穗圃实行逐行逐株检查。定点监测采用点取样法,统计病株率。诊断流程包含田间初判和实验室鉴定两个环节,初判依据嫩梢、花、果、枝干的典型症状如“牧羊鞭”状萎蔫、菌脓渗出、水渍状病斑等,并可配合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筛查;实验室鉴定则采用ELISA免疫学检测、PCR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PCR等分子技术,确保结果准确。所有采集样本须填写规范的采集记录表,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至少6个月,期间做好灭活处理,防止二次传播。文件还提供了详细的附录资料,涵盖典型症状图示、采样记录表、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监测报告模板,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梨火疫病监测规范NYT4180-2022》适用于从事果树植保工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植物检疫部门、林业管理部门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特别适用于梨、苹果等蔷薇科果树主产区的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植物保护站、植检站和技术服务中心。该标准也适用于果树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苗木繁育基地等生产主体在日常病害防控中开展自我排查与监测管理。此外,从事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病原生物学研究的机构和个人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相关检测与监测任务。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监测流程,本文件为防范梨火疫病的扩散蔓延、保障果树产业安全和国际贸易合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