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1

类型文物保护单位无障碍设施设置规范DB11T2490-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4258
  • 上传时间:2025-10-2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76.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文物保护 单位 障碍 设施 设置 规范 DB11T2490 2025
    资源简介:

    《文物保护单位无障碍设施设置规范DB11T2490-2025》讲解了在保障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科学、系统地推进文物保护单位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技术要求。《标题》描述了适用于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标准,涵盖基本原则、具体设施要求及空间布局指引。该规范确立了“文物优先、安全性、系统性、可辨识性”四大核心原则,强调任何无障碍设施建设必须以不损害文物的真实性、结构安全和风貌完整性为前提,优先采用非破坏性、可逆性、可拆卸的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类型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升降平台、扶手、无障碍出入口、停车位、公共卫生间、母婴室、低位服务设施、轮椅席位等,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指引,并要求材料选择、形态设计与周围历史环境相协调。同时,注重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出建立多感官、多模态的标识导引系统,包括无障碍设施导引地图的应用。照明设计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确保夜间使用的安全性与可视性。规范还明确了无障碍游览路线的分级设置策略,依据可达性和使用需求划分一至三级优先等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于特殊情况或无法完全达标的场所,要求组织专家论证并采取替代性措施,体现了灵活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标题》适用于北京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部门、无障碍环境建设施工单位以及残疾人联合会等相关社会组织。同时,对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等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规范尤其适用于参与文物类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文物保护专家、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评审委员会,在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实施与验收评估全流程中提供技术依据。此外,残障人士、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社会公益组织也可依据此标准监督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与包容性水平,推动文化遗产资源向全社会平等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文物保护单位无障碍设施设置规范DB11T2490-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4258.html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