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1

类型防沙林果类副产物发酵饲料制备技术规程DB15T4213-2025.pdf

  • 上传人:建筑师
  • 文档编号:408537
  • 上传时间:2025-11-1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74.98KB
  • 下载积分:3.68
  • V 会员免费 开通
  • 《防沙林果类副产物发酵饲料制备技术规程DB15T4213-2025》讲解了以防沙治沙过程中产生的林果类副产物为原料进行发酵饲料生产的全流程技术要求。《标题》描述了该规程适用于以沙棘、沙枣、枸杞等具有防风固沙功能且能结果的乔灌木在采收主产品后果渣、果核、叶片、茎秆及残次果皮等副产物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饲料生产过程。文件明确了原料选择应符合新鲜、无腐败、无污染的基本条件,可搭配本地可用资源如柠条、玉米秸秆等混合利用。原料混合后需控制水分在65%至75%之间,并确保总可溶性糖含量不低于6%,必要时通过添加糖蜜或蔗糖调节。发酵过程中推荐使用乳酸菌、纤维素酶、有机酸类添加剂,其中乳酸菌添加量不低于1×10⁵ CFU/g,纤维素酶活性建议达100 U/g,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不得超过7%。包装方式分为裹包和密封袋两种,前者要求使用高强度拉伸膜至少六层包裹,压实密度控制在550~650 kg/m³;后者须采用带呼吸阀的聚乙烯内袋与环保外包装结合,所有材料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发酵应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青贮类一般需发酵约30天,蛋白饲料则依据最佳蛋白生成时间确定终点,环境温度宜维持在15℃以上,低温时需采取加温措施。产品质量从感官、营养和卫生三方面进行评估,要求成品湿润蓬松、具酸香气味、无霉变腐臭,营养检测遵循常规饲料标准,卫生指标执行GB 13078。成品应贮存在避光干燥环境中,离地存放,堆高宜为2~3层,开封后需在3日内用完,运输过程应防止暴晒、雨淋和破损。

    《防沙林果类副产物发酵饲料制备技术规程DB15T4213-2025》适用于从事生态畜牧业、饲料加工、荒漠化防治及相关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的单位和个人。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沙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涵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防沙林果种植基地、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发酵加工厂以及致力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环保型农业科技公司。对于以沙棘、沙枣、枸杞等沙生经济树种为主要作物,并希望将采摘后的果渣、枝叶等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反刍动物饲料的生产者,本规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路径。同时,适用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青贮饲料加工、微生物发酵饲料研发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区域性生态补偿政策、推动绿色循环农业项目评审或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时,也可将本文件作为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
    文档说明
    本文标题:防沙林果类副产物发酵饲料制备技术规程DB15T4213-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8537.html
    关键词语:防沙林 副产物 发酵饲料 制备 技术规程 DB15T4213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