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DB15T1529-2025.pdf
《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DB15T1529-2025》讲解了绒山羊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生产性能鉴定的标准化技术要求,描述了从初生到成年各阶段的测定指标、方法和合格评定标准。该规程明确了适用于超细绒山羊和高繁绒山羊类群的个体鉴定,涵盖了测定条件、初生鉴定、断乳鉴定以及周岁及以上成年羊的综合性能评估。规程规定待测羊只必须健康、有明确编号,并在符合防疫与饲养管理规范的环境下进行测定,其营养水平、环境质量及操作设备均需遵循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术语部分对毛长、绒厚、绒纤维直径、产绒量、净绒率、初生重、断奶重、抓绒后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胴体重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准确定义,并统一了测量方式与数据记录精度。初生鉴定侧重于出生重、同胎数量、性别及外貌特征,设定了单羔与双羔的最低初生重要求;断奶鉴定则关注3至4月龄时的断奶体重和体质状况,明确了不同类型羔羊的合格标准。对于周岁及以上个体,规程详细列出了绒厚、毛长、绒密度、绒伸直长度、产绒量、绒纤维直径、净绒率以及体尺性状的测定方法,并对超细绒山羊(绒细度不高于14.50 μm)和高繁绒山羊(产羔率不低于160%,产绒量不少于1000 g)提出了专门的分类定义和技术要求。本次修订更新了文件名称、术语定义内容,删减了“山羊绒伸直长度”这一术语,提升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地区绒山羊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的规范化发展。
《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技术规程DB15T1529-2025》适用于从事绒山羊育种、繁育与养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包括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种羊场、农牧业科研院所、动物养殖企业及专业养殖户。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开展超细绒山羊和高繁绒山羊选育工作的区域,为绒山羊的遗传改良、良种登记、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文件也适用于农业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机构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在进行绒山羊生产性能监测、项目验收、良种补贴评审和技术培训时作为依据。通过对标准化测定流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羊只生产性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促进绒山羊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适用于涉及畜禽标准化养殖、特种动物资源开发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相关行业领域。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8689.html
关键词语:绒山羊 生产 性能 鉴定 技术规程 DB15T1529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设施番茄宜机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15T4210-202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