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甸相间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程DB15T4220-2025.pdf
《坨甸相间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程》讲解了针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典型的坨甸相间景观中退化草地的系统性修复技术与评价方法。该规程明确界定了“坨区”与“甸区”的生态特征,前者为以沙质土壤为主、植被稀疏的沙坨地带,后者为土质湿润、植被覆盖较高的草甸区域。在退化诊断方面,规程依据GB 19377-2003标准分别对坨区的沙化程度和甸区的退化等级进行科学判定,确保修复措施的针对性。修复技术部分细化为坨区与甸区两类区域的具体操作路径:坨区采取围栏封育、地形整理、设置沙障、补播改良及土壤肥力提升等综合措施,补播可采用免耕机械播种或飞播方式,植物种选择需符合国家相关种子质量标准;甸区则重点实施围栏封育、土壤改良与免耕补播,特别列出了适合本地生态的草种名录,如羊草、赖草、冰草、老芒麦、野豌豆等,并强调种子须通过检验检疫且质量不低于三级标准。整个修复过程注重生态保护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引用多项国家及地方现有技术规范,保障技术流程的标准化与可操作性。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同样依据GB 19377标准执行,分别对坨区与甸区的植被恢复状况、土壤改善情况等进行分级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坨甸相间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草原生态保护、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及相关科研工作的机构与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及类似地貌条件下坨甸交错型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实践。该规程对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生态环境治理企业、农牧业技术推广单位以及参与草原 Restoration 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主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适用于高校与研究机构在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水土保持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应用,也可作为政府生态项目验收、成效评估的技术依据。通过对修复流程的标准化设计,本规程为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8649.html
关键词语:相间 退化 草地 修复 技术规程 DB15T4220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设施番茄宜机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15T4210-202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