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防蚀生产技术规程DB15T4229-2025.pdf
《科尔沁沙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防蚀生产技术规程DB15T4229-2025》讲解了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与防蚀生产的标准化技术路径。该规程明确了适用于该区域的秸秆还田作业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流程及生产档案管理等内容,涵盖了从收获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规程规定了玉米收获时需采用配备秸秆粉碎装置的机械进行作业,确保秸秆切段长度≤10 cm,抛撒均匀度变异系数≤30%,并对不同坡度耕地设定了差异化留茬高度标准,以增强固土防风蚀效果。对于土壤结构板结的地块,提出每两年一次秋季深松作业,深度为30 cm~35 cm,并引用相关机械性能标准保障作业质量。播前通过秸秆归行机清理出宽度不少于40 cm的清洁播种带,保证播种顺畅。种植模式采用120 cm大垄双行栽培,合理配置宽窄行距与株距,播种密度控制在8万~9万株/公顷,实行免耕防蚀耕作。水肥管理强调测土配方施肥与滴灌水肥一体化结合,明确基肥和追肥的氮磷钾用量及施用时期,特别注重中后期养分供给,追肥分3~5次随水施入,同时要求灌溉水质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标准。杂草防控采取“秸秆覆盖+化学除草”相结合的一封一杀策略,苗前封闭与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协同使用,农药应用须遵守国家标准。病虫害防治针对玉米螟、大斑病、蚜虫等常见病虫提供了参考方案,倡导绿色综合防控。整个生产过程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条件及各项农事操作细节,实现可追溯管理。
《科尔沁沙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防蚀生产技术规程DB15T4229-2025》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范围内从事玉米种植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牧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国有农牧场等。本规程特别适用于生态脆弱区、风蚀严重地区以及面临土壤退化问题的旱作农田,可供农业农村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保护单位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在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开展田间示范推广和项目评估时参考使用。该规程对于推进保护性耕作、提升耕地质量、防治土地沙化、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干旱半干旱沙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文件。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8570.html
关键词语:科尔沁 沙地 玉米 秸秆 覆盖 还田 生产技术 规程 DB15T4229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设施番茄宜机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15T4210-202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