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DB11T1988-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DB11T1988-2022 城市轨道 交通线路 设施 检测 技术规范 DB11T1988 2022
- 资源简介: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讲解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设施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该文件涵盖范围广泛,从线路测量到限界检测、轨道静态检测、接触轨及感应板系统检测、道口、护栏及声屏障检测,再到轨道线路设备系统的动态检测以及检测成果管理,全面规定了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具体而言,文件详细描述了铺轨控制网检测、线路平面及纵断面检测、线路标志位置检测等内容;在限界检测方面,明确了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的检测标准;对于轨道静态检测,则涉及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无缝线路、钢轨及联结零件、道岔部件等多个方面的检查细则。同时,还特别针对接触轨系统和感应板系统的检测制定了具体措施,并对道口、护栏及声屏障的检测提出了要求。此外,关于轨道线路设备系统的动态检测部分,文件不仅包括轨道动态几何状态的检测,还有轨道结构动力学的检测。最后,在检测成果管理上,文件强调了成果整理、检测报告编制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个附录作为资料性参考,确保所有检测过程都有据可依。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适用于设计最高时速不超过16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不含磁悬浮、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设施检测工作。主要面向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如轨道交通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运营单位等。这些单位可以通过遵循本规范,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该规范也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加强行业监管力度,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