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社会传播要求DB11T2197-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 预警 信息社会 传播 要求 DB11T2197 2023
- 资源简介:
-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社会传播要求》讲解了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社会传播系统对预警信息处理及发布的具体流程、要求及实现途径。文件首先明确了自身涵盖的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是其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构成。对于自然灾害、预警信息、预警级别等基本术语和定义进行了阐述,这是为了确保各相关方能准确理解和传达自然灾害预警的概念与分类。传播基本要求一章强调,预警信息的发布应严格遵循地方规定的标准程序,并且传播者不能擅自更改预警种类和级别。传播过程需要快速高效,在获取到有效预警信息后10分钟内需传达给大众,以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针对预警信息在各种渠道中如何最佳展现给出了明确指引:当新媒体如手机应用端采用系统通知提醒受众、网站弹窗展示于首页显著位置、短信使用长短信显示冗长信息时,传统媒体像电视则通过字幕加角标的方式呈现。这些具体操作指南旨在最大限度保障所有民众接收到全面可靠的预警内容。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社会传播要求》适用于所有参与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社会单位或组织。不论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还是传统广播电视渠道,只要是涉及公共灾害警示的传递机构都应遵循本规范进行预警信息管理与发布。具体包括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区县级应急部门及相关辅助团体,还有各大新媒体平台运营者及传统媒体报道平台。本规范旨在为不同层级、不同性质的媒介单位提供统一的操作准则,确保在自然灾害面前,预警信息可以快速、无遗漏地送达至每一个潜在受影响的公众身边,从而有效提升公众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社会整体防灾减灾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