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应急 力量 分类 分级 测评 实施办法 试行
- 资源简介:
-
《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讲解了社会应急力量进行分类分级测评工作的整体制度设计与实施细则。该办法旨在提升全国社会应急力量的整体质量,通过测评遴选在政治立场、队伍管理、救援能力、装备配备以及行为规范方面表现优异的应急救援组织,从而提升我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效率。根据文件规定,测评涵盖多个专业方向如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潜水救援和医疗救护,依据其专业能力划分为1级到3级不同等级。文件详述测评工作由应急管理部总体领导,省级应急管理机构具体执行,并明确了从材料审核、方案编制、专家评审至结果公示等完整的专业科目测评流程及规则。此外,《办法》还涉及升级、复测机制与异常情况下的处置规则,在发生不当行为或违法行为时,可以予以注销测评资格并限制再申报时间。
《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适用于从事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且业务由应急管理部门管理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类民间救援团队、公益性救援组织及非营利性安全服务机构,都可以按照本办法要求参与测评获取相应等级认证。这同时也适用于相关行业指导单位,包括省、市县级应急管理局及相关职能主管单位,作为对社会力量应急救援资质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测评结果将被用于评估救援队伍对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参与国家或国际灾害应对工作提供支持和推荐。此外,《办法》对人民团体和社会力量开展防灾救灾相关活动也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并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发挥广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