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DB11T2466-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地 植物 种质 资源 收集 保存 技术规范 DB11T2466 2025
- 资源简介:
-
《湿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讲解了北京市在湿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面的系统化操作流程与技术规范。该文件明确了技术适用范围,规定了收集对象包括湿地植物的种子、植株、无性繁殖材料及离体材料,提出了在不同地理单元和生态环境下收集应遵循的广泛代表性原则,并要求收集过程中保护母株和植被群落,遵守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对收集前的准备工作提出要求,包括组建专业团队、科学规划收集地点与路线,并针对种子、植株及离体材料详细列举了具体的收集方法和采集量标准。该标准还规范了采集号的编号方法、原始记录表格填写、种质的临时保管措施,以及图片信息和植物标本的采集与管理流程。在种质资源保存方面,针对种子、植株、试管苗和离体材料分别制定了保存技术要点,同时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标准化信息记录流程,辅以规范性附录提升实操性。
《湿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适用于从事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湿地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及管理的相关单位与技术人员,涵盖园林绿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植物学研究以及种质资源保育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该规范对提升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也适用于涉及湿地植物采集与保存的企业、科研院所、林业及环保主管部门在执行相关工作中的技术参照。通过统一规范采集与保存行为,有利于推进北京乃至北方类似湿地地区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化。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