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作农业 术语与定义NYT4177-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旱作农业 术语与定义NYT4177-2022 旱作 农业 术语 定义 NYT4177 2022
- 资源简介:
-
《旱作农业 术语与定义NYT4177-2022》讲解了以种植业为核心的旱作农业领域中常用术语及其科学定义,旨在为旱作农业相关技术、管理和科研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语言基础。《文档》描述了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依托自然降水并结合多种农艺、生物、农机及工程措施的农业生产方式,重点明确了“旱作农业”“旱作农业区”等基本概念,并细化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环节的术语,包括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少耕播种、免耕播种、轮作、套作、粮草轮作等耕作与种植制度。同时,文件系统阐释了如“因水种植”“坐水种”“聚土保墒”“镇压保墒”“等高种植”“坡改梯”和“经济植物篱”等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定义与实施路径,突出强调提高降水保蓄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此外,关于地表覆盖调控方面,提出并界定“覆盖保墒”“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覆盖”的概念和技术内涵,体现生态友好型发展方向。文件还纳入“农化抗旱抗逆”“保水剂应用”等内容,展现现代科技手段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减少环境胁迫影响中的作用。所列术语参考多项现有行业标准进行修订或引用,确保其权威性和协调性,形成适用于旱作节水农业研究、推广、政策制定和项目管理的基础性语言框架。
《旱作农业 术语与定义NYT4177-2022》适用于从事旱作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生产管理的相关人员,涵盖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开展农作物种植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该标准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具有支撑作用,适用于旱区粮食作物(如春玉米、马铃薯)和饲草作物的栽培与耕作技术设计,尤其适合参与节水农业示范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土地治理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单位使用。同时,该文件可作为农业教育培训、项目评估与政策制定中的术语依据,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与技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