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谷低温储存与保鲜流通技术规范NYT4287-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谷 低温 储存 保鲜 流通 技术规范 NYT4287 2023
- 资源简介:
-
《稻谷低温储存与保鲜流通技术规范NYT4287-2023》讲解了稻谷及加工产品在低温环境下储存与保鲜流通的系统性技术要求,《稻谷低温储存与保鲜流通技术规范NYT4287-2023》描述了从原料到成品全链条的质量保障措施。该文件明确了低温储存(平均粮温≤15℃)和准低温储存(平均粮温≤20℃)的技术定义,并对储存设施如平房仓、浅圆仓、冷藏库等提出了保温隔热、气密防潮、控温调湿的性能要求,需配备粮情测控系统、机械通风设备、谷物冷却机及空调制冷机组。针对稻谷原料,规范设定了水分、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含量、脂肪酸值等关键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糙米和大米还需满足色泽气味正常、垩白度、新鲜度等要求,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在保鲜流通环节,强调通过保鲜包装、冷链运输和货架暂存维持品质,包装设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须满足GB/T相关选型要求,流通全过程应实现质量追溯。此外,规范提出缓苏处理以防止结露,保障储粮安全,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职业资质和培训上岗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操作合规与食品安全。
《稻谷低温储存与保鲜流通技术规范NYT4287-2023》适用于从事稻谷、糙米和大米生产、储存、加工与流通的企业及相关机构,涵盖粮食储备库、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粮油加工企业、食品供应链管理单位以及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该规范也适用于蒸谷米和胚芽米的参照执行,适用于农业主管部门、质检机构、第三方认证组织在监管、评估和标准化建设中的技术依据。从事粮食仓储技术研发、冷链设备制造、包装机械生产和运输服务的相关单位可依据本文件优化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同时,高校、科研院所及从事农产品储藏保鲜研究的专业人员也可将其作为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参考。本规范为保障稻谷全产业链品质稳定、延长 shelf life、提升食用安全水平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支撑,尤其适用于对粮食新鲜度、营养保留和质量安全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