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DB15T85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草原 牧草 青贮 技术规程 DB15T857 2025
- 资源简介:
-
《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讲解了天然草原地区牧草青贮饲料生产的全过程技术要求。本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青贮前的设施建设与材料准备,到微生物添加剂选用、牧草的刈割、青贮方式及贮后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规程明确要求牧草在开花末期至结实期进行刈割,并控制留茬高度为6cm-8cm,同时对青贮原料的含水量(55%-65%)进行统一限定。青贮方式主要包括窖贮与裹包青贮两种模式,窖贮中详细规定了切碎长度、装填压实要求及密封措施,裹包青贮则对草捆密度、裹包层数和存放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贮后管理阶段,规程新增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密封膜完整性、防破坏和空气接触处理、青贮时间控制、取料方式及饲料卫生标准。相比2015版标准,新版对多个章节进行了结构与内容更新,并新增了“贮后管理”章节,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具体。规程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化与现有法规与标准体系的衔接。
《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适用于以禾草为主的天然草原牧草青贮饲料的生产与管理人员。适用行业主要包括草地畜牧业、饲草料加工、草原生态保护等相关生产单位,也可用于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标准化指导。本规程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但对类似草原生态区域的牧草贮存实践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高价值牧草资源的保质保鲜具有指导作用。规程在青贮技术操作、产品质量、环保与安全要求等方面为相关人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规范,是牧草生产者、饲料加工企业和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实用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