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质量环境数据采集与传输规范DB53T1381-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耕地 质量 环境 数据 采集 传输 规范 DB53T1381 2025
- 资源简介:
-
《耕地质量环境数据采集与传输规范DB53T1381-2025》讲解了耕地质量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的技术标准和传输流程。该文件明确要求,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耕地质量的状况及环境影响因素,数据采集需要包括耕地的基本信息、土壤成分分析、土地利用情况、气候与水源供给条件,以及环境污染因子等相关内容。采集过程中应采用统一的标准仪器和操作方法,保障所获取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传输过程中,《规范》强调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传输方式,如无线网络、专线传输或者离线批量传送等,确保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时效性。同时还明确了信息存储的安全要求,包括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均应建立完备的存档与备份机制,以确保长期可追溯性。此外,在质量控制方面,《规范》提出了校准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和抽查检验的措施,旨在确保数据准确可靠。文档中还包括对技术人员的资质与培训要求、突发事件数据的应急采集与处理等补充说明。整体来看,该规范提供了一整套适用于耕地质量环境监控的操作框架和技术指南。
《耕地质量环境数据采集与传输规范DB53T1381-2025》适用于农业相关部门、环境保护单位、土地规划管理机构,以及与土壤质量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领域。此外,它还可以被数据监测与采集设备的供应商及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参考使用。通过遵守本规范,可以有效提高耕地质量相关数据的系统性与准确性,为政府制定土地保护政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对于从事耕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开发的组织和部门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