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DB42T2425-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 光学 遥感 卫星 影像 应用 分类 分级 规范 DB42T2425 2025
- 资源简介:
-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DB42T2425-2025》讲解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的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在应用中的科学分类与系统分级的技术框架,明确了分类分级的基本原则、体系结构与操作规则。该文件以国家已有标准为基础,结合湖北省自然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分类方法与分级准则,确保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生态监测、资源调查等工作中发挥更大支撑作用。文件规定了光学遥感影像应按照科学性、适用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关联性五大原则进行分类分级,构建了一个包含大类、中类、小类的三级分类体系,并明确中类划分覆盖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高光谱影像、紫外影像、热红外影像、激光雷达信息和融合影像共七类主要类型,体现不同波段范围、光谱分辨率及探测技术的差异。在分级方面,文件参考GB/T 32453-2015确立四层级的数据产品等级,并细化了各等级的技术指标与应用场景,涵盖预处理精度、辐射校正类型(如相对或绝对辐射校正)、几何定位准确性以及参数反演、信息提取等高级应用层次,确保不同层级产品可用于不同复杂程度的任务场景。此外,《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DB42T2425-2025》还设定了扩展性机制,允许未来新增影像类型和应用方向的纳入,并通过附录提供了典型卫星(如高分五号、高分七号)的应用案例,展示分级实践流程,提升了标准的操作性。本规范同时强调了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评价机制,为持续优化提供路径。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DB42T2425-2025》适用于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的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尤其适合作为卫星遥感数据生产单位、质量检验机构、遥感应用服务商及科研院校在开展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产品加工、质量控制、应用服务与共享交换时的标准依据。该规范特别适合涉及湖北省内自然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机构使用,也可供全国其他区域在建设本地化遥感应用分类分级体系时参考借鉴。对于需要将遥感影像用于耕地监管、森林资源评估、水资源分析、城市扩张监测、灾害预警等具体业务的政府部门与技术服务公司而言,本文件提供了清晰的产品级别定义与应用适配指引,有助于提升数据使用的精准性与效率。同时,标准也适用于参与遥感数据采购、验收与成果评估的相关方,在项目设计与成果审查过程中作为技术评判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