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1

类型鸟类环志监测技术规程DB42T2439-2025.pdf

  • 上传人:一米阳光
  • 文档编号:407330
  • 上传时间:2025-11-08
  • 格式:PDF
  • 页数:27
  • 大小:1,002.35KB
  • 下载积分:9.8
  • V 会员免费 开通
  • 《鸟类环志监测技术规程DB42T2439-2025》讲解了湖北省野生鸟类环志监测的系统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标题》描述了从术语定义、基本工作要求到具体环志操作流程的完整技术体系,重点涵盖了鸟类捕获、环志实施、信息追踪器佩戴、救护鸟类处理以及数据档案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标准明确了鸟类环志是指在鸟类体外或体内附着标记物以获取其迁徙轨迹、生态行为及疫病传播动态的技术手段,强调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和样本检测等方式收集科学数据。文件规定了多种捕获方式,主要包括以粘网为主导的网捕法,并对粘网的架设位置、时间、风力条件和型号选择提供了详细指导,确保捕鸟效率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对于夜间迁徙鸟类,《标题》引入强光式捕鸟法,利用候鸟趋光特性实现有效引导捕获。在操作层面,标准提出了环志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作业时遵守时效原则,做到健康鸟类随捕随环,伤病个体经救治达标后再行环志。工具配置方面,详列了捕获、保定、测量、采样及防护所需器材,包括电子秤、游标卡尺、体温计、防护服、采样管等,确保操作科学规范。特别指出信息追踪器的技术构成及其功能,即通过卫星定位与互联网传输鸟类的位置、速度、体表温度等动态数据,为疫源疫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部分要求建立完整的环志记录体系,配套使用标准化登记表,实现数据可追溯。《标题》还设定了实施评价机制,推动标准落地应用并持续优化。

    《标题》适用于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生态研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机构。适用行业领域包括林业管理部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科研院所及高校生物学研究团队。同时,该规程也可作为开展鸟类迁徙规律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工作的技术依据,尤其适合在湖北省内及具有相似生态环境区域推广使用。从事鸟类环志操作的一线技术人员、野生动物巡护员、疫病采样人员以及相关项目管理者均能从中获得明确的操作指引和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提升野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数据科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
    文档说明
    本文标题:鸟类环志监测技术规程DB42T2439-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7330.html
    关键词语:鸟类 监测 技术规程 DB42T2439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