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苦荞茶加工技术规范DB4331T1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凤凰 苦荞茶 加工 技术规范 DB4331T12 2025
- 资源简介:
-
《凤凰苦荞茶加工技术规范》讲解了凤凰苦荞茶的规范化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该标准明确了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凤凰苦荞茶加工技术规范》描述了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凤凰苦荞”为主要原料加工代用茶的具体流程和技术参数,适用于原麦型和成型两类凤凰苦荞茶的生产。在原料方面,规定必须采用“凤苦3号”或“中苦3号”等优质黑苦荞品种,且苦荞及苦荞粉需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标准及相关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用水也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针对原麦凤凰苦荞茶,文件详细列出了清选去杂、浸泡、蒸煮、干燥、脱壳、烘炒、色选筛分及分级等工序的操作规范,包括浸泡时间3小时、蒸煮温度90–100℃、干燥温度约105℃以及烘炒温度140–160℃等关键参数,并对杂质含量、水分控制、选净率和容重分级提出了明确指标。对于成型凤凰苦荞茶,则规定了以苦荞麦粉为基料进行制粒、蒸煮、干燥和筛分的工艺路径,强调颗粒形状统一、熟化充分及粒度均匀。在成品管理方面,对包装材料安全性、标签标识、运输工具清洁度、贮存环境条件以及文件档案记录均作出具体要求,确保产品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可控性。整个标准融合了地理标志保护、绿色食品理念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现了对地方特色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的系统支撑。
《凤凰苦荞茶加工技术规范》适用于从事苦荞茶生产加工的企业、农业合作社、食品加工厂及相关加工人员,尤其适用于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为核心产区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本标准也为苦荞种植户、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人员、质量检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参与绿色食品和代用茶认证的相关单位提供技术依据和管理参考。此外,食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开展特色谷物加工研究时,亦可将此文件作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案例。由于该规范引用了多项国家食品安全和绿色食品标准,因此同样适用于致力于开发健康代用茶产品的品牌企业、电商运营平台及从事功能性食品推广的市场营销机构,为其产品合规性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