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糌粑生产技术规范NYT4275-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糌粑 生产技术 规范 NYT4275 2023
- 资源简介:
-
《糌粑生产技术规范NYT4275-2023》讲解了糌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旨在确保青稞加工为糌粑的食品安全性、工艺科学性与产品质量稳定性。《糌耙生产技术规范NYT4275-2023》描述了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出厂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标准,涵盖术语定义、原料控制、加工流程、设备要求、环境卫生以及文件记录等多个方面。其中明确规定糌粑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杂、润麦、熟化、冷却和磨粉等工序制成的粉状食品,并对“润麦”和“熟化”等关键工艺进行了专业界定。在原料方面,要求青稞符合GB/T 11760的规定,每批均需按GB 5491进行扦样检验,确保质量安全可控。加工用水必须满足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产设备应符合GB 5083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加工场所环境需遵守GB 14881和GB 22570关于食品加工卫生的国家标准。工艺流程中,清杂步骤需清除瘪粒、霉变物、石块等杂质,除杂率不得低于规定值;润麦阶段通过清洗后堆放浸润并晾干,使水分含量达到指定范围;熟化需在特定温度下炒制一定时间,确保籽粒均匀裂开、爆腰率达到标准以上;冷却时摊铺厚度控制严格,避免热量积聚影响品质;磨粉可采用传统水力石磨或电动机械方式,保障成品细度与口感一致性。此外,文件强调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建立覆盖原料采购至产品销售的完整记录体系,制定文件管理制度,所有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两个检查周期,并在销毁前做出书面说明。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多家西藏科研与生产企业参与起草,具有较强的地域适用性和行业指导意义。
《糌粑生产技术规范NYT4275-2023》适用于从事糌粑生产的食品加工企业、青稞制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合作社,尤其适用于西藏及周边高原地区以青稞为主要原料进行传统食品加工的单位。该规范也适用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组织以及科研教学单位,在开展糌粑产品质量控制、工艺优化、认证审核和政策制定时参考使用。对于致力于传承和推广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企事业单位,本文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和合规路径,有助于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保障消费者健康。同时,该规范还可作为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第三方检测评估和行业监督检查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