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1

类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NYT4263-2023.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708
  • 上传时间:2025-10-11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505.6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NYT4263-2023 农作物 种质 资源库 操作 技术规程 NYT4263 2023
    资源简介: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NYT4263-2023》讲解了种质圃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管理中的全流程技术要求,描述了从样本接收到信息整理的系统化操作规范。该文件明确了种质圃的定义为以活体植株形式保存无性繁殖和多年生作物种质资源的田间设施,并涵盖隔离试种、鉴定评价、动态监测、更新复壮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管理体系。标准规定了包括样本接收与登记、健康检测与隔离试种、初步鉴定与整理编目、繁殖与入圃保存、田间管理与深入评价、动态监测与更新复壮、分发与利用反馈、资料汇总与信息整理在内的九大核心程序。样本接收时需确认材料属于新收集或引进的作物种类,登记内容须完整覆盖种质名称、学名、来源地、提供者、样本状态等关键信息。对于引入种质必须进行严格检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执行健康检测,发现检疫对象应立即销毁或隔离消杀处理。隔离试种前应对样本进行表面消毒,采用化学药剂如石硫合剂、多菌灵等防止病原传播,同时注意避免材料失活。隔离观察周期根据不同作物类型设定,果实类可延长至2—3年。初步鉴定要求连续两年以上对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记载,并依据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剔除重复或无价值种质。通过鉴定的种质经编目后报送国家种质资源目录牵头单位查重并赋予“全国统一编号”。随后开展扩繁工作,确保每份种质保存至少5株以上,珍稀濒危种质可适当增加数量。入圃保存阶段需科学规划种植布局,按科、属、种及来源地划分小区,合理设置株行距并编制唯一圃位号,定植时挂标牌注明编号信息。文件还强调绘制并动态更新保存圃位图,明确记录每份种质的定植位置及相关数据。田间管理中实施深入评价与动态监测,结合附录D和E提供的主要作物监测内容与更新复壮指标和技术要求,及时对衰老植株采取复壮措施。种质分发实行登记制度,使用单位需反馈利用情况,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统一管理,实现资源信息全生命周期闭环控制。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NYT4263-2023》适用于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管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国家级和省级种质资源圃、种子管理部门以及承担作物资源保护任务的试验站、农科院所和高校实验室。尤其适用于以活体植株方式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如果树、薯类、甘蔗、草莓等)和多年生作物(如茶树、桑树、牧草等)种质资源的单位。该规程为种质资源引进、检疫、隔离、定植、田间管理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标准化操作依据,是各级种质圃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指南。同时适用于参与种质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外来种质引进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团队,以及负责种质资源安全防护、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对于致力于农业种业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现代农业企业和育种机构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操作技术规程 种质圃NYT4263-2023.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