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团体信用建设规范DB63T2439-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团体 信用 建设 规范 DB63T2439 2025
- 资源简介:
-
《社会团体信用建设规范》讲解了社会团体信用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及相关能力指标。《标准》规定了社会团体应在信用建设过程中遵守的原则,包括诚信运营、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内容,并详细说明了如何从组织架构、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合规运营等层面推动信用建设。同时,明确了社会团体应制定信用建设目标,提升整体信用水平、组织形象与社会责任意识。信用建设内容涵盖制度建设、信用能力建设、信用文化建设三大方面。其中信用能力建设进一步细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合规运营、信息披露、会员信用管理、服务能力保障以及信用自律管理等内容,并规范了信用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建设。标准附录提供了社会团体信用建设能力指标的具体参考,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指导相关单位实施信用管理体系。
《社会团体信用建设规范》适用于各级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及自律性组织等机构,尤其适用于需要建立和优化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公信力和行业信誉的社会组织。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立透明规范的行业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作为监管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的指导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