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区公路路域植物恢复技术规范DB23T3965-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植物 恢复 技术规范 DB23T3965 2025
- 资源简介:
-
《寒区公路路域植物恢复技术规范》讲解了寒区环境下公路沿线各类工程区域植被恢复的全过程技术要求。该文件系统规定了从现状调查、植物恢复设计、施工实施、后期养护到质量检测与验收,以及档案管理的完整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专业指导意义。它详细描述了在寒冷地区特有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针对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路线交叉区、管理服务区及取土场、弃土场等关键区域开展植物恢复的技术路径。规范特别强调了乡土植物的优先选用,并结合黑龙江省五大生态分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张广才岭老爷岭),提出因地制宜的植物选择原则。在设计环节突出对积雪、冻融循环、融雪剂腐蚀等寒区特殊环境因素的应对措施,确保植被成活率和长期稳定性。同时明确了种植土壤质量、灌溉排水设计、固土防护及辅助材料使用等技术参数。施工与养护部分细化了各区域作业流程和技术要点,并对灾害防治提出了预警和处置建议。在质量管理方面,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设定了检测指标与验收程序,保障工程效果可量化、可追溯。附录提供了调查内容清单、植物推荐名录及极端环境选种方案,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寒区公路路域植物恢复技术规范》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各级公路建设项目中的绿化与生态恢复工程,尤其适合地处高纬度、冬季严寒、冻融频繁、降水分布不均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公路路域植被修复工作。适用行业领域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公路设计研究院所、生态修复工程公司、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及相关养护管理部门。同时,对于从事寒区生态防护、边坡治理、荒地复绿等工作的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行业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规范为科研机构在寒区植物适应性研究、乡土物种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和技术评审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