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1

类型寒地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DB23T3948-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4136
  • 上传时间:2025-10-19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0.2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水稻 气候 智慧型 生产技术 规程 DB23T3948 2025
    资源简介:

    《寒地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DB23T3948-2025》讲解了寒地水稻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系统性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标题》描述了涵盖土壤固碳、适应气候变化的农艺措施、温室气体减排以及生产全过程可追溯的档案管理制度四大核心技术模块。在土壤固碳方面,文件详细规定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操作标准,包括收获时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0cm以内、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并要求均匀覆盖地表;对不符合标准的地块,推荐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二次作业。整地环节明确了翻耕还田与旋耕碎混两种还田方式的技术参数,如翻埋深度18—22cm、旋耕深度约15cm,并分别对应不同作业机械的质量规范。水整地强调泡田时间和水层管理,确保秸秆充分混入泥浆,避免漂浮,为插秧创造良好条件。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提出根据区域积温选择审定或备案的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播种前需晒种并按规范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移栽期应以气温稳定通过13℃、秧苗达3叶1心为基准,避开低温冷害时段;遇连续低温天气须及时加深水层至15—20cm以保温,低温结束后恢复常规管理。收获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完成,符合国家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聚焦水分和肥料管理,推广“浅湿干”节水灌溉模式,分阶段实施水层调控,孕穗期保持稳定水层,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替间歇灌溉,黄熟初期及时排水。施肥方面倡导测土配方与缓控释氮肥应用,结合侧深施肥技术,将肥料精准施于根侧3—5cm、深度4—6cm处,提升肥效并减少排放。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可追溯档案,记录各项关键技术执行情况,实现管理闭环。

    《标题》适用于黑龙江省及类似生态条件下寒地稻作区的农业生产主体,包括水稻种植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大型国有农场如北大荒集团等。该规程对从事连作水稻种植的农业企业、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农业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参与低碳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实施的相关单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适用于农业科研机构在寒地水稻可持续种植技术研究中的实践参考,也适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用于制定区域绿色转型政策、碳减排核算体系建设及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本标准特别针对黑龙江等高纬度寒冷地区水稻生产面临的低温冷害频发、秸秆资源化利用难、稻田甲烷排放较高等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是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寒地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DB23T3948-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