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1

类型树莓保鲜与贮藏技术规程DB23T3959-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4130
  • 上传时间:2025-10-19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30.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保鲜 贮藏 技术规程 DB23T3959 2025
    资源简介:

    《树莓保鲜与贮藏技术规程DB23T3959-2025》讲解了树莓从采收到贮藏全过程的技术规范,描述了确保树莓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科学操作方法。该规程明确了树莓采收的成熟度标准,要求果实着色达80%以上并具有鲜艳光泽时方可采摘,并根据夏果与秋果的不同成熟周期提出分批采收的建议。采收应选择在晴天上午无露水后或下午凉爽时段进行,通过戴手套轻摘轻放的方式减少损伤,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盛装,并在10℃至15℃环境中完成分级挑选。为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度,规定果实应在采收后6小时内预冷至0℃至2℃,可采用冷库或强制风冷方式处理,遵循相关预冷技术标准。规程对入库流程也做出严格控制,每日入库量不得超过库容20%,并提前将库温降至0℃至2℃以保证温度稳定。保鲜与贮藏环节提供了三种技术路径:气调保鲜设定氧气浓度不低于5%、二氧化碳不高于10%,温湿度分别控制在0℃至2℃和90%至95%;冷藏保鲜则维持温度0℃至4℃,相对湿度相同;速冻贮藏需经-25℃快速冻结后转入-18℃冷库长期保存。贮藏期间须定期监测温湿度,每库至少设置6个测温点,温度波动不超过±1℃,湿度过低时需及时加湿。同时要求每5天通风一次,控制风速在合理范围,防止环境剧烈变化影响果实品质。贮藏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果实状态,记录各项参数,冷冻产品最长储存期限不超过12个月。出库时果实应保持良好外观和风味,无明显皱缩、腐烂等劣变现象。整个过程强调可追溯性,要求建立完整技术档案,涵盖产地、批次、消毒记录、入出库时间及各环节操作详情。

    《树莓保鲜与贮藏技术规程DB23T3959-2025》适用于从事树莓种植、采后处理、冷链物流、仓储管理及相关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适合规模化生产基地、果蔬冷藏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以及专注于浆果类水果保鲜研发的科研单位使用。该规程也可作为农业推广部门、林业与草原管理部门指导树莓产后储运工作的技术依据,对于提高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寒地小浆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同时适用于食品质量监管机构、标准化评审组织及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在开展浆果贮藏质量评估与合规性审查时参考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树莓保鲜与贮藏技术规程DB23T3959-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4130.html